<%@ Page Language="VB" ContentType="text/html" ResponseEncoding="gb2312" %>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科技与科普>>乳品与健康
    乳品与健康:

增加奶类是调整膳食结构的重点

 

 

来源/作者: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
发布时间: 2009-06-15 编录: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伴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仍然面临“营养缺乏和营养失衡(营养过剩)”双重营养不良的挑战。
  早在1985,上海市营养学会针对上海居民膳食结构的变迁,就提出“既要预防营养不足,又耍预防营养过剩”的调整膳食结构建议;1995年又进一步提出调整膳食结构的“十六字方针”。如今,上海居民的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与全国居民的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基本一致.粮食消费持续下降,动物性食物进一步增长;碳水化合物摄人量持续下降,脂肪摄人量进一步增加,市区居民来自脂肪的能量已高达总能量的35%,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30%的上限。与此同时,超重、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均超过全国平均。迫切需要进一步调整膳食结构,以应对双重营养不良。
  上海市营养学会曾提出调整膳食结构的“十六字方针”是:稳定粮食、保证蔬菜、调整肉食、增加奶类。纵观我国居民奶及奶制品消费量尽管有所增长。但距合理营养要求仍相去甚远。据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全国奶及奶制品人均日摄人量仅为26.5克,年人均约为9.7千克,不仅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而与韩国(年均40千克)、日本(年均60千克)也相差甚多。奶及奶制品不仅是优质蛋白质和钙以及多种营养素的重要来源,而且尚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诸如牛乳乳清蛋白中的乳白蛋白、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糖巨肽、生长因子等。如今大量研究显示,奶及奶制品不仅对预防骨质疏松症有好的作用,而对预防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特别是对控制体重、防止肥胖有重要作用。
  肥胖不但有害于患者健康,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芬兰、荷兰、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瑞典等国家,因肥胖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可以与全部癌症或艾滋疴治疗费用相当。虽然各国肥胖研究机构均在致力于研究肥胖的病因与防治,但全球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肥胖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健康的全球性问题。
  在过去的10多年里我国的肥胖发病率迅速增长.全国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显示:2002年我国居民超重率为17.6%、肥胖率为5 6%,比1992年超重率上升38.6%、肥胖率上升80.6%。由于超重基数大,预计今后肥胖患病率将会有大幅度增长。
  调整膳食结构、控制能量摄入在肥胖的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支持高钙特别是来源于奶制品的钙摄入与低体重、低肥胖发生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其可能的机制为:(1)高钙摄人降低肠道脂肪吸收从而减少能量的摄入;(2)调节脂质代谢,抑制脂肪在体内蓄积;(3)调节脂肪细胞的分化和凋亡,减少脂肪细胞数;(4)奶制品除钙的作用外,还源于其中的非钙活性物质,如乳清蛋白中的支链氨基酸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促进脂肪燃烧,减重、减肥也起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上海市营养学会10余年前所倡导的调整膳食结构“十六字方针”仍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增加奶及奶制品消费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应当是调整膳食结构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