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行业虽然迄今风波不断,但龙头公司业绩却不俗。统计显示,在A股上市的5家乳业公司中有4家已经披露2010年度业绩预告或快报,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随着国家三部委要求对乳制品行业准入的整顿,乳业牌照重新发放和行业整顿有望重塑国产品牌,乳制品龙头公司将会在行业整合中取胜。
去年上市乳企业绩集体预喜
乳制品行业龙头公司业绩不俗。日前,在A股上市的5家乳业公司中有4家已经披露2010年度业绩预告或快报,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昨日,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广东乳制品企业黑牛食品(002387)发布2010年度业绩快报公告,2010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63954.85万元,同比增长9.10%,实现净利润8214.28万元,同比增长22.13%。公司指出,业绩快速增长原因是液态奶的产能得到释放。
公开资料显示,光明乳业(600597)、皇氏乳业(002329)预计2010年度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0%以上、30%-50%。三元股份(600429)预计2010年度实现盈利。
此外,港股公司雅士利国际2010年全年销售额约30亿元,净利润同比2009年增长28%,约为5.1亿元。
伊利股份(600887)虽然还没有公布2010年度业绩预告,但根据2010年三季报,其营业收入235.2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5.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4.83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乳业已度过三聚氰胺所造成的行业危机,进入快速恢复发展期。
中国乳业的竞争依然十分激烈。去年,国内乳业巨头就已在四处跑马圈地。蒙牛、伊利、光明等国内龙头企业均斥巨资在全国各地建设生产加工基地。
与此同时,二三线乳企纷纷启动上市计划,谋求更大发展。
准入门槛提高或淘汰两成乳企
2010年底,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在乳品行业开展项目(企业)审核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乳品企业重新申请生产许可证,未重新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将被要求停止生产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等产品。乳业专家表示,此次新的认证将淘汰一大批不规范的奶粉生产企业,从而引发新一轮行业整合,行业龙头将显著受益。
据悉,我国乳制品生产企业数量目前为820家左右,其中前5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高达约60-70%,行业集中度较高,据此推断,本次淘汰出局小企业预计会有20%-25%左右。
“准生证”审查延至3月底完成
目前“准生证”审查大限将至,但仅三分之一的企业完成新核查。为此,国家质检总局宣布,乳制品生产许可证重新审查工作完成时限将由原计划的3月1日相应顺延至3月底。日前,四川省经信委已经公布了符合国家《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的企业名单,包括四川新希望(000876)乳业有限公司华西分公司、成都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菊乐食品有限公司温江乳品厂等四川乳制品生产企业,通过此次审查有31家企业。据悉,通过审查的企业都已具备检测三聚氰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