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超市的牛奶货架开始变得“洋气”,进口牛奶的队伍不断壮大,从“蜗居”货架角落逐渐被提升到显眼处。进口牛奶就一定安全、营养吗?进口牛奶就一定比国产牛奶好吗?
进口“洋牛奶”价虽高仍火爆
7月23日上午,记者在宣武区沃尔玛超市看到,不少消费者正在进口牛奶销售区域挑选牛奶。纽麦福、田园、德亚、Arla、多美鲜、lactel等产自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等地的进口品牌牛奶都摆放在常温货架最靠近走廊的位置,十分显眼。几乎所有的进口牛奶都在标榜其奶源地。
从零售价看,进口奶的售价和国产品牌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记者发现,这些进口牛奶都是不需要低温保存的常温奶,1升装价格在13元到19元不等。而国产的蒙牛、伊利、三元等品牌1升常温奶的价格在8.8元左右。
销售人员卢小姐告诉记者,不要看这些进口奶价格比国产的高,但卖得却很好。以产自德国的Arla品牌为例,“19块钱一盒,都卖得很好。现在只有低脂牛奶还有货,全脂和脱脂的已经卖断货了。”
市民夏女士告诉记者,她经常给孩子购买来自英国的一款名叫韦沃的纯牛奶,“虽然价格不便宜,不过为了孩子的安全和健康,还是咬咬牙买了。”
这些进口液态奶外包装跟国产液态奶并无二致,外包装上都有中文标签,成分表、生产日期、保质期、进口国等字样都清晰可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产品的保质期一般都长达6个月至1年。在走访市场的过程中,记者发现,货架上甚至还有2012年11月至12月就生产出来的洋牛奶。此外,记者还在货架上看到有包装残旧、近乎破损的产品。一款田园低脂牛奶的外包装十分残破,底部已经被挤压得完全变了形状。
临近保质期安全风险增加
在超市,奶制品临近保质期加大力度促销是常态,而进口的“洋牛奶”由于“路途遥远”需要耗费不短的时间才能上柜销售,因此更是常常得在临近保质期前放低身段进行促销。
7月23日下午,在SOGO商场地下的BHG超市,记者看到市民史女士正在为怀孕的女儿挑选一款1升装的德运部分脱脂牛奶,史女士说,“18.6元一盒,买一送一,跟国产的价格差不多,我当然买这个。”虽然这款牛奶10月初将到保质期,不过,史女士表示,“回家马上就喝,没事的。”
尽管消费者热衷以低廉的价格购买进口牛奶,但值得关注的是,“洋牛奶”往往在临近保质期时,才会“放下身段”。
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指出,临近保质期奶制品的安全风险也会增加。牛奶在所在国检测大概需要8天~10天,然后从欧美装船运到中国,快船要35天,正常的要45天。此外,报关还要2周,商检要15天到1个月。这些时间是硬性规定,没有一个环节可以省略。所以,不难看见市面上经常有临近过期的洋牛奶清库存。以1年保质期的产品为例,到最后3个月风险有可能加大,不排除会出现涨包甚至漏包的情况。
进口液态奶存在天生短板
记者发现,目前进入北京市场的进口牛奶,几乎都是常温奶。虽然销售火爆,但进口牛奶也存在一大短板,就是“新鲜度”的问题。
走访多家超市后,记者仅在BHG超市发现了来自韩国的三款需要低温保存的进口液态奶,其余全是常温保存的常温奶。而且,记者观察到,这几种非常“罕见”的需低温保存进口鲜奶价格比进口常温奶要高出一大截儿,一升的冷藏鲜奶卖到了40元左右。
进口牛奶由于运输周期长,因此普遍采用高温灭菌法。专家指出,首先,消毒过程中的高温会损坏牛奶的部分营养;其次,由于这样生产的牛奶普遍保质期较长,最长能达到1年,存放过程中营养成分还会再次减少。
超高温灭菌营养损失过半
进口牛奶来势汹汹,王丁棉指出,这是由于基数少,加上近年中国需求井喷,所以进口液态奶呈现井喷之势。
“这些牛奶打着安全、风味口感好的口号,一时间也吸引了很多人。”王丁棉说。据介绍,2008年在内地市场出现的进口液态奶也就两三个品牌,而目前有来自30多个国家超过40个品牌的进口液态奶在国内销售。“据我所知,圈子里有做这行的代理商其出货量已经飙升了10倍左右。”
记者了解到,有些妈妈认为洋牛奶更营养更安全,因此专门买来给孩子喝。对此王丁棉表示,这些洋牛奶都是超高温灭菌奶,营养都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同时,不少进口牛奶的保质期长达9个月或1年,远比国产常温奶的保质期长,这意味着当初杀菌时温度更高或时间延长。资料显示,超高温灭菌奶在加工时,杀菌温度约135℃—150℃,时间分别为2秒、4秒或6秒。在这种条件下,乳清蛋白、β乳球蛋白变性率均超过九成,维生素C损失率约六成,维生素B损失率约两成,可溶性钙损失也较多。
王丁棉表示,常温奶在很多国家都不是主流产品,有些进口液态奶在原产国其实是“非主流”。有些发达国家不生产常温奶,有的只占很低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