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是中国重要的乳业源头,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廷·巴特尔在接受采访时,对中外记者表示自己曾经当过乳品厂的厂长,他认为蒙牛、伊利两个厂子没有任何的毛病,目前中国乳业安全的问题出在源头上。
这位内蒙古代表的乳品问题“奶源说”引起大家的关注,网上一时间议论纷纷。廷·巴特尔说:“实际上内蒙古的蒙牛、伊利这两个大厂子没有任何的毛病,问题出在源头。我们牧区现在搞生态和谐、生态建设,搞环保型绿色的食品,为了全国人民吃奶、吃肉更安全,把牧民引到环保型的路子上来,改进方法从源头治理。蒙牛、伊利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建很多大型的养牛基地,这样把源头堵住,把添加剂或者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堵在厂外。”
实际上,乳品质量差源于奶源不好的言论早有人提。近来就有光明乳业(8.70,-0.01,-0.11%)总裁有关中国乳品质量差主要是因为“奶源差”的公开言论引起公众对于乳制品安全的再次围观。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说:“中国乳品工业水平是世界最高水平,而唯一的差距就在于奶源。”
那么,乳品企业频频出事,真的只是因为奶源不好么?
把责任推给最下游
在郭本恒炮轰奶源的同时,另一家大型乳品公司蒙牛乳业[微博]有关人士近日接受采访时也表示,目前奶源仍然是制约整个中国乳业发展的最大因素,公司将于未来逐步实现集约化牧场奶源,从源头提高产品质量。
那么,我国乳企的奶源是什么情况呢?湖南农业大学贺建华教授介绍,奶企的奶源主要来自奶牛散养户,但是由于其牛奶数量少,乳品企业无法直接收购。从而产生了大量的鲜奶收购站奶站。作为奶源组织的中间环节,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中国小农经济的现状。
奶源组织形成了“奶农—奶站—乳企”的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企业与奶站、奶站与养殖户基本上是一种简单的买卖关系,企业不能完全掌握对奶源质量安全的控制权。而企业掌握的是定价机制和牛奶指标的检测权,在大多企业实行的按质论价的机制下,容易产生各种问题。
据了解,正常情况下,奶站一般只能检测有没有抗生素,而乳蛋白、脂肪和微生物等项都是企业检测,结果也自然由企业说了算。有知情人士透露,在现实中,也有个别霸道的乳企强行要求小区喂某种饲料,并高价配售一些饲养用品。如果奶站不配合,就会拒收鲜奶。甚至有些地方为了提高蛋白质含量人为地掺加尿素,因为检测蛋白质只是测氮的含量。
按照2010年新的《生乳安全标准》规定,蛋白质含量由原标准中的每100克含2.95克改为2.8克,这远低于发达国家3.0以上的标准;而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总数却由原来的50万上升到了200万,比美国、欧盟10万的标准高出20倍。这份安全标准曾引起不少人的质疑,甚至很多人认为是奶业的一种倒退。
但很多奶农表示,即使要达到这个标准,难度还是比较大,而不达标的鲜奶企业就会扣掉一部分重量。他们还认为,国家的标准不能与国际相比较,国外的奶牛生长环境比较好,牛都是吃牧草长大的,养奶牛的利润足以支撑奶牛产业的发展。而中国奶农的生存环境比较差,低廉的价格不足以支撑奶牛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而国家在这方面没有扶持政策,风险全部由奶农来承担。
正是由于整个产业把风险最大的环节转嫁到最薄弱的环节,才导致奶源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如果标准制订过高,而无法达到标准只能人为进行“达标”,但这种“达标”只是为了满足收购的需求,没有考虑到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更没有考虑到由此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掺假或者被奶贩子人为掺假只是为了能够达到标。社会只看到了奶源引发的问题,但是并没有深究根源问题还是整个奶业发展机制不健全。
两败俱伤争霸战
为提升乳制品的质量和产量,我国加大了推进奶业转型升级的力度,力图转变长期以来以户为主的分散经营方式。但有媒体记者在内蒙古牧区调查发现,目前不少养殖小区仅实现了集中养殖和集中挤奶,但是达不到养殖小区要求的“六个统一”(统一管理、供料、防疫、配种、挤奶、销售)标准。内蒙古奶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兆林表示,现在很多养殖小区并未达到相关规范要求,事实上沦为了“集中化散养”。
一位内蒙古土默特左旗沙尔沁乡的奶农说,如今小区养殖跟原来自己在家养殖没有多大区别,除了牛喝水更自由外,吃的还是跟以前一样是自己配料,睡的环境也跟以前差不多。“对我们来说就是要每天跑过来几次喂牛,在家里养就不用跑。”
国家现代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说,作为我国奶业规模化发展的过渡性养殖方式,小区养殖如果能做到设定的“六个统一”,将为未来我国奶业规模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需对不达标的小区加强管理,避免小区养殖“新瓶装旧酒”。
一位奶农解释,因为企业说不收散奶,只收小区奶站的奶,因此大家才进的小区,“但我们还是跟以前一样养,没变化。不过对企业来说,这样就方便他们管理了。”
奶源一直是中国乳品行业最为薄弱的链条。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乳品行业开始市场化和规模化尝试后,在短短10年时间,各地新建众多乳品罐装车间或者制造厂,乳品广告铺天盖地,但奶业发展却一直停滞不前。
乳品行业已经被伊利股份(19.68,-0.03,-0.15%)、蒙牛乳业等龙头企业打造成典型的“营销拉动型”模式—该模式是快速消费领域最为常用的经营模式,通过广告打开知名度,用以决定产量的大小。
这一模式在前10年效果显著,乳品消费量逐年增长,连续多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是中国食品制造业中发展最快的子行业。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工业总产值累计1650.2亿元,同比增长12.38%,乳制品总产量1935.1万吨,同比增长12.88%。行业总产值已经占到食品制造业20%以上。
然而,乳制品产品的同质化促使乳品行业爆发价格战。至今,液态奶的毛利率仍然很低,业内称“奶贱过水”。
乳品行业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等。乳品企业的期间费用占比最大的是营销费用,该费用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但这个成本不能降,一旦下降将直接影响收入。企业的制造成本基本相当,唯一有空间就是原材料中原料奶成本控制。
企业发现,垄断是控制原料奶成本的最好方法。所谓垄断是指乳品企业通过在当地建厂等手段,要求当地政府协助其与奶农签订收购原料奶的捆绑协议,由于该协议不允许其他企业进入该区域收购原料奶,乳品企业可以决定原料奶收购价格。
这样,乳业企业与奶农发生了利益分歧—垄断成本得到控制,却伤害了奶农的利益。乳品企业自身日子并不好过,在成本控制和盈利压力下,轻易不会提高原料奶收购价格,奶农的利益得不到保护。
奶源安全不是靠精密的仪器保证的,而是健康的行业发展模式。与其事后警醒,不如提前建立保证行业健康发展的新模式。
奶源差不是借口
精心建立的行业发展模型其实潜伏巨大风险—奶源安全问题,奶农承受整个乳品行业自下而上的成本压力,然后再将食品安全风险自上而下的传导下去。
华夏畜牧总裁邵祁表示,尽管中国奶农现在能够接受越来越多的专业培训,但是与美国的奶牛养殖相比,中国奶农的饲养方式依然落后至少数十年。不少专家指出,我国奶业规模化还应注意防止少数地方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冲动,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场,避免不切实际的“好大求高”。
由于一些现实的问题,我国的奶源品质要得到一个质的飞跃确实需要一些时日。据悉,不少地方和企业在建设规模化养殖场时,都把目标定位千头、万头牧场,企业主导建设的牧场中,极少有几百头规模的牧场。而按照标准,一头奶牛最少需要两到三亩的土地与其匹配并提供饲草,一个万头牧场加上建设等各种需求,需要近十万亩土地,很少有地方能提供这么大面积的土地。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研究员卢德勋认为,实现规模化养殖,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从现阶段来看,应该先将奶牛养殖小区、合作社等做好,“不要一提规模化就只想到大牧场,即使在奶业发展水平先进的欧美国家,万头大牧场也很少见,因其环保问题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恰恰因为在奶源上存在暂时的“短板”效应,中国乳企更应该狠练“内功”,用世界最严的标准抓生产质量、抓企业管理,如借“乳源差”来“撒娇”而频出质量问题,就非常愚蠢了。
事实上,我国的一些乳企在管理上确实存在漏洞,比如在质量抽检上千方百计去应付。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缺乏监督,一些企业在收奶过程中通过“稀释”的办法,让不合格的原奶进入产品链。例如,曾经就有违规的企业发现奶农的原奶抗生素指标超标,就压价收购,然后将这些奶混入工厂 ,一稀释就达标了。
“如果中国奶业未来的进化过程与美国类似,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资源生产更多更好的牛奶。”邵祁说,中国奶制品的质量最终将会提升,只是需要花费更多时间,需要民族乳企的自强与自省,更需要全社会的持续关注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