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喝到好奶,喝到放心奶,奶源最为关键。
在历次牛奶事件中,问题常常出现在奶源,比如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就是奶源收购环节失控,出现掺假、造假问题。而在这次事件中,全国的巴氏鲜奶企业都没有涉及,这是为什么呢?
8月18日,在福州举办2012海峡两岸巴氏鲜奶发展论坛上,中国奶业协会乳制品工业委员会副主任曾寿瀛给出了答案:
巴氏鲜奶对奶源要求近乎苛刻,没有自有奶源基地和高标准的奶源,根本就无法生产巴氏鲜奶。
因此,选择巴氏鲜奶就相当于从技术上选择到了好牛奶。当然,还有生产、流通等环节,特别是巴氏鲜奶,需全程2-6℃冷藏,保质期只有5-7天,要特别注意不要“脱链”(脱离冷链,比如送到后要及时进入冰箱)。
收购散户奶源,无法生产巴氏鲜奶
曾寿瀛说,巴氏鲜奶用巴氏杀菌的方法,把对人体有害的细菌杀灭,把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的、有益的菌保留在牛奶里。它在保证牛奶安全饮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牛奶的活性物质和天然营养。这就要求,首先原料奶必须来自健康奶牛,品质要高,牛奶从挤出到生产,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全程2-6℃冷藏。
其次,必须来自规模牧场的奶源,而不是个体散养的奶源。规模牧场,有专业畜牧兽医,采用科学化管理,有机械化挤奶,有好的冷藏设备、检测条件。比如,原奶中重要卫生指标之一是菌落总数,目前欧盟标准为10万个/ml以下,我国标准是200万个/ml,如果菌落总数超过30万个/ml,就无法加工成巴氏鲜奶。
专家介绍,牛奶是一个营养极为丰富的产品,对挤奶环境、条件、储存、冷藏保鲜都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导致牛奶变质或受到二次污染。没有规模牧场,利用收购散户肩挑手提来的奶源,其菌落总数有时连国标(200万个/ml)都很难达到,根本无法用于生产巴氏鲜奶。
而常温奶(纯牛奶)采用135℃以上的超高温灭菌工艺,牛奶已没有活性物质,其对奶源没有特别要求。
巴氏鲜奶只能以生乳为原料
论坛上,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谷继承也强调了奶源建设的重要性。
谷继承说,近年来奶业发展出现的一些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乳企不注重奶源建设导致的,发展巴氏鲜奶有助于推动奶源基地建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国家规定巴氏鲜奶只能以生乳为原料,不能使用奶粉还原,巴氏鲜奶对生乳新鲜度、质量指标、卫生指标和安全限量要求较高,因此,只有拥有奶源基地的企业才能加工巴氏鲜奶,才能保证巴氏鲜奶的优质。
但由于投资奶源基地建设周期长、回报低、风险大,许多乳品企业长期以来,仅依靠大量“个体散养”提供原奶,生产常温奶,无法供应巴氏鲜奶。虽然近年来部分企业加大奶源基地建设,但仍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而福建,就有高品质的奶源基地。福建最大的巴氏鲜奶企业——长富公司创业以来就坚持“先奶源,后市场”的战略,十多年来投入10亿多元用于奶源建设,在武夷山脉建设30多个现代化牧场,从未收购散户一滴牛奶。2011年原奶菌落总数就控制在8万个/ml以下,超过欧盟标准,优于国标20倍。
专家表示,大家都认识到巴氏鲜奶的营养价值,选择巴氏鲜奶,就会倒逼企业根据巴氏鲜奶的奶源要求,自建规模化牧场,从源头上控制好乳品质量,提升乳品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